《吉林精神文明》第一期

时间:2013-06-25         浏览量:1183         【打印此页

吉林精神文明

                   

 

                                      第一期

吉林省文明办 编                                 2013年6月20

 

 

文明论坛

 

建设一支传播网络文明的志愿者队伍

 

吉林市文明办主任  吴雨静

 

网络作为人们了解信息的重要平台之一,具有信息传播迅速、影响范围较广等特点,但是一旦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对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的破坏也是惊人的,因此,建立一支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在网络上捍卫好道义,守好精神文明高地是迫在眉睫的。

建设一支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对于维护网络文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应当善于利用网络平台,针对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错误言论进行有力地批驳,认真地诠释中国梦,传递正能量,打造风清气正、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要注重示范引领,引导鼓励更多的人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让文明之风劲吹于网络,让文明之花盛开于网络,是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重要责任。

加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传递中国梦的能量,因此,要认真抓好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选拔工作,把好入口关,夯实基础,以全国文明单位和学校、机关、宣传文化单位等为依托,以思想素质高、传播能力强的人员为对象,以高覆盖面为目的,切实选拔优秀的人才进入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引导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定期撰写重要稿件,担任版主、博主、群主等,广泛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加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素质能力是关键,要坚持管训一体,提升工作能力。组织好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注网管理,建好档案和数据库,管好队伍,明确好任务。每年定期召集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骨干座谈、培训,在互相交流网络文明传播的经验中取长补短,邀请资深专家授课辅导,提升网络文明传播的能力。聘请专家定期到各地区、各单位巡讲,传授网络文明传播的知识,了解网络文明传播的工作方式、方法,明确任务,分清责任。

要把握好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传播内容。传播内容是核心,要大力传递中国梦的正能量。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24字价值观深入人心,践行文明风尚;围绕规范道德行为,积极传播“四德”典型事例,引导人们修身律己,遵纪守法,尊德守礼,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积极传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培育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此外,还要在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学习宣传、志愿服务工作、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们的节日”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搞好舆论宣传和示范引领。

 

经验介绍

 

白山市开展“心灵看护行动”关爱留守儿童

今年以来,白山市抓住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动员全社会力量,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灵看护行动”,取得良好效果。

“心灵看护行动”就是以留守儿童为对象,以道德人格养成和健康成长为主要目标,以社会志愿服务为基本依托,从心理上引导、从学习上帮助、从生活上关心,发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有“代理妈妈”,有“爱心辅导员”,有“快乐活动室”。通过推动“三从三有”,最大程度弥补留守儿童的父母慈爱与家庭温暖缺失,提高道德素养、保证心理健康,促其健康成长。

白山市在巩固以往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同时,构筑起“代理妈妈”、“爱心辅导员”、“快乐活动室”三位一体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新格局。

“代理妈妈”——解决留守儿童由祖辈人员或亲戚看护,导致心灵心智无法放开,孩子的成长得不到家庭应有的温暖问题。“代理妈妈”要给予留守儿童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代理妈妈”以邻里和社会热心人士为主,本着就近就便、自愿的原则,看得见、说得来、信得过、帮得上,让留守儿童能够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爱心辅导员”—就是耐心疏导,真诚呵护,让每一名学生都能静下心学习、张开嘴说话、抬起头走路、挺起胸做人 。“爱心辅导员”以学校为主导,除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学习任务之外,还要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身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矫正。

“快乐活动室”——就是积极倡导社会各界献爱心活动,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解决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创造和谐健康的学习成长环境和场所。目的是解决留守儿童非上学时间自由流入社会、缺少健康向上活动场所的问题。“快乐活动室”以社区组织为主,充分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村屯文化活动室、青少年绿色家园和社区文体活动站等场所,为每位孩子制定课余活动规划,开展课余文体娱乐活动,通过兴趣爱好的培养发掘,使孩子的身心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江源区开展了留守儿童爱心超市、留守儿童俱乐部、留守儿童小课桌等,取得良好效果。砟子镇通过日常工作感受到,以姐姐的身份开展关爱活动更容易让留守儿童接受,于是她们以“留家”的谐音成立了砟子镇“刘嘉”姐姐巾帼志愿者队伍,该队伍是以志愿者为主体的生活辅导员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行为方面的指导和帮助。通过一对一的模式建立了留守儿童与志愿者双向沟通的渠道。

    抚松县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心灵看护行动”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学校及爱心人士相结合的原则,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力量为渠道,以爱心人士为支撑,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架起关爱留守儿童的桥梁,使留守儿童学习上有人帮,生活上有人管,活动时有场所。全县1677名留守儿童对应的“代理妈妈”、“爱心辅导员”、“快乐活动室”实现了100%对接。

    长白县在落实市里要求的“三从三有”基础上,还要求做到有“快乐伙伴”,有“爱心爷爷(奶奶)”。“快乐伙伴”是在同校、同班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找寻合得来、说的上、能带动、帮学习的小伙伴,并通过小伙伴的父母进行家庭关爱。同时还设计了亲情网络、童梦齐圆和爱心夏令营等多项具体而生动的主题活动,确保留守儿童能够通过这个行动真正受益。

    靖宇县形成了“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关爱形式。并在“六一”前组织开展了一次志愿者和老师“大家访”活动,让志愿者和老师与对接儿童面对面交谈,与留守儿童的家人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掌握和了解所关爱的儿童情况,便于今后在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帮助。

    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关工委开展了“四进我家”、“小公民道德建设”等活动,使监护家长和留守儿童在参与活动中,提高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在家庭中互敬互爱、言传身教,使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处世能力,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抵制不良因素的水平。市妇联还开辟留守儿童法律维权专线,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代理侵害留守儿童的典型案例。

    白山市通过“心灵看护行动”的深入开展,抓住有利时机,增强创新意识,尝试在制度层面逐步建立起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效机制。首先是建立起留守儿童动态统计系统,即实行一人一档,适时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造册。二是建立起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人员管理机制,特别是在留守儿童统计数字变化之后,必须保证“三有”到位,即“代理妈妈” 人员到位、“爱心辅导员”工作到位、“快乐活动室”活动到位。三是制定出中长期工作规划,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系统布置。

全市各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由志愿者、爱心人士、班主任或科任老师担任“代理妈妈”和“爱心辅导员”,负责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四掌握”(即掌握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和“四管理”(即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

临江市建国小学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创立了“爱心家庭”管理模式。即:学校按照高、中、低年级搭配,把“留守流动儿童”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就组建一个“爱心家庭”。“爱心家庭”由一名老师担任“家长”,“家长”与“家庭成员”签订爱心承诺书,负责照顾“家庭成员”的生活和学习,每天记好“家庭日志”,记录孩子们每天的生活学习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                         (白山市文明办)

 

 

报:中央文明办

发:省文明委委员;各市(州)宣传部、文明办

吉林省文明办综合处印                  2013年6月20


 

  • 红林网站

  • 红林微信

  • 红林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