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木良种基地开展种子科学调查与采收工作

时间:2025-09-16         浏览量:16         【打印此页

 

近日,国家林木良种基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顺利完成种子结实量的前期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红松、拧筋槭、蒙古栎、水曲柳、胡桃楸等树种的科学采收,为良种选育、森林更新及林下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确保采收工作科学有序、资源利用可持续,自8月初,基地便抽调精干技术力量,组成多个调查小组,深入良种基地、种质资源库核心区和红松种子园等重点区域,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结实量的前期调查工作。

调查期间,技术人员克服林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等困难,综合采用标准地法、标准枝法、样株调查法等科学手段,对不同林龄、不同林地条件下的林分进行了系统抽样调查。通过系统的观测、数据记录与分析,初步掌握了良种基地、种质资源库种实的分布规律、结实密度及预期产量。相关数据为采收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实现了从经验估算向科学决策的转变。

在前期调查数据支撑下,9月11日起,基地种子采收工作全面启动。相关采收人员严格按照《种子法》及相关林木采种技术规程执行,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利用”原则,制定了详尽的采收方案和安全管理预案。采收过程中,技术人员深入一线跟踪指导监督,督促采收人员使用高枝剪、采种钩等专用工具,在保护母树树体及来年花芽的前提下作业,最大限度降低对林木的损害。此外,基地建立完善的采收台账,对采种地点、母树编号、采收数量等信息详细登记,确保种源清晰可追溯。

此次的科学调查与有序采收工作,既高效获取了优质林木种子,又切实保障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彰显了林木种子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成效。

 

                                          

撰稿:李欣瑶  摄影:李国权

初审:王晓梅  复审:田宇博  终审:宋巍巍


 

  • 红林网站

  • 红林微信

  • 红林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