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观察

时间:2023-08-24         浏览量:356         【打印此页

初冬,黄浦江畔,来自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在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上交流互通,深入探讨“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

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在向本届论坛发出的贺信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指明了中国学的内涵和外延。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学?在中国高速发展、世界重视中国的时代潮流下,如何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如何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中国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外嘉宾的思想交汇,碰撞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观点。

辨识当今中国

2004年,第一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诞生,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九届主论坛、五次专题论坛。今年,活动升级更名为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要从怎样的视角看中国,始终是论坛的重要话题。

利用西方的社会科学概念来解释中国等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政治或经济变革会造成许多局限性。就中国而言,西方社会科学忽视了与中国社会文化特征相关的话题。走向全球化的中国学研究,需要多元的全球视角。”牛津大学中国发展与社会研究教授、英国汉学协会原主席雷切尔·墨菲说。

在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中,中国常常“失真”。“只要对中国历史稍加研究,了解中国在海外殖民扩张方面的零记录,就能帮助美国决策者消除对中国威胁的深刻恐惧。”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卓越院士马凯硕说,实际上,中国愿意与美国和其他全球大国合作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战。

与传统的汉学和中国研究比起来,“中国学”的内涵更加多元,侧重运用社会科学理论与多学科方法,分析和解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多领域的问题。在墨菲看来,中国学有助于促进社会科学的变革,丰富社会科学的内涵,实现“去中心化”。

理解现实世界

为了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卜正民选择将中国的历史置于全球的背景之中进行叙述。

与传统的历史学家不同,卜正民没有用非常宏大和抽象的概念写历史,而是将这些概念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卜正民先后写出了《维梅尔的帽子:从一幅画看十七世纪全球贸易》和《塞尔登的中国地图》等著作,受到了西方读者的欢迎。

人们在书店看到‘维梅尔的帽子’这样的书名,会以为是荷兰或欧洲的历史,不会想到是关于中国的历史。我就是用这个手段来邀请外国读者进入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卜正民说。

通过自己的讲述,卜正民想让更多人了解明代中国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那些复杂联系一直是双向的。他在新书《崩溃的代价:小冰河期和明朝的衰落》中,更深入地运用了全球视角,将晚明的历史从人类史上升到气候史,展示中国和欧洲在何种程度上共同受制于小冰河期气候灾难的影响。

各国间有相同也有不同,这才构成了我们多彩的世界。

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和社会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这是19世纪末期以来在世界历史进程中饱受关注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奇迹。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认为:“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等,都在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模式、文化模式和文明内涵。”

实现共同进步

在历史上,“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中国在与其他文明的互动中始终秉持的态度。在当今,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更加积极地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

儒家传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石,其特点是尊重传统且开放创新。立足于这一传统,中国踏上了实现现代化的新‘长征’。”德国哥廷根大学东亚文学与文化荣休教授、图宾根中国中心主任施寒微认为,与此同时,欧洲人也要开始一次新的“长征”,向中国学习,就像中国向欧洲学习一样。

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中国的特点是古代与现代的结合,相辅相成。”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认为,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所奉行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都来源于中国的文化传承。

张维为进一步解释说,譬如,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到中国历史先贤普遍崇尚的“天下为公”,都体现了共享文化。同时,共享文化也源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共同富裕的实践,符合中国对外政策中强调的平等互利、合作共赢。

我们认识到,从孔子所体现的古代智慧到中国作为经济强国、技术创新者的显著崛起,再到如今作为国际事务中的主要参与者,全面理解中国至关重要。”莱索托前首相穆凯奇·马乔罗在论坛上呼吁,“让我们的集体探索充满启发性和丰富性,照亮通往知识、合作和相互尊重的道路。

 

  • 红林网站

  • 红林微信

  • 红林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