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银杏大蚕蛾

时间:2022-12-01         浏览量:752         【打印此页


分布:在全国分布较广,吉林省分布于中东部林区。

寄主:据记载寄主植物有203038种。在吉林省主要寄主植物为核桃楸。

危害:幼虫取食叶片,3龄后分散取食,4龄后食量增大。常将整株树叶吃光,影响树木生长,严重时造成树木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 雄虫体长约28mm,翅展约56mm;雌虫体长约34mm,翅展约62mm。触角黄褐色,雄羽毛状,雌栉齿状。体翅灰褐色或橙黄色,肩板与前胸间有灰褐色横带。前翅顶角外突,顶端钝圆,顶角前缘具1个梭形黑斑,内线紫褐色弧形,外缘线2条呈波浪状,外缘半部与翅基部色较深;后翅中部呈较宽的红色区,中室端具1枚大眼状斑纹黑色,亚外缘线2条呈波浪状;前、后翅基部有较长的紫褐色绒毛。卵:长径2.0- 2.5mm,短径1.2-1.5mm。长椭圆形,常直立,顶端具圆形黑点。初产时乳黄色或绿色,后呈灰褐色或灰白色,孵化时呈灰黑色。幼虫:初孵时体黑色,后逐渐变黑色带黄绿色;4龄后体色转为青蓝色或绿黄色,各体节密被较长白绒毛,背部和体侧毛瘤上有1-2根黑色长刺毛,气门青蓝色,足淡黄色。蛹:雌蛹体长45 - 50mm,雄蛹体长35- 42mm。呈纺锤状,红褐色至橘红色,雌蛹一般较雄蛹色深。茧:50- 70mm,宽25- 30mm,长椭圆形,黄褐至深棕色,由丝胶结而成的坚硬网目状茧,呈纱笼状。

生物学:该虫在吉林省1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5月中下旬孵化,幼虫5- 7月为害。7月上中旬化蛹,8月下旬-9月中旬成虫羽化。成虫平均产卵量180粒,卵期240-270天。

 

  • 红林网站

  • 红林微信

  • 红林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