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
一种薄如烟,细如丝的东西,可以做成柔性防水的触摸屏、超细超强的导线以及透明超薄的扬声器,你一定好奇这是什么尖端科技产品?在2019全国科普日中国科技馆里,观众睁大了眼睛,看到碳纳米管被纺纱成细线。
“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是一种奇特的纳米材料,它像纺纱用的棉条或蚕茧一样,可以直接抽出超高纯度的碳纳米管长线和薄膜,它们比蛛丝更细、比纱更薄、比肥皂泡更轻、比轻烟更透明。”北京纳米科技研究中心曹贵向中国科普网记者介绍,这种材料是清华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的。
北京纳米科技研究中心刘亮博士向中国科普网记者介绍,这种碳纳米管超细线可以细到几个微米,仅有头发丝的百分之几粗细,而强度可以达到钢材的3-5倍,同时又非常柔软,能够导电,更为神奇的是,这种线还能够用来培养神经细胞,引导神经轴突的生长方向。这样的超强超细线材,在现代的微电子器件、可穿戴应用,以及生物医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级材料——石墨稀
“这是用石墨烯膜做的加热玻璃,可用在智能家具上,取代暖气。”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研究员李科向中国科普网记者介绍,石墨烯膜在通电状态下可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热能,电热转换率接近100%,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绿色”面加热材料,目前已被成功应用于除霜、除雾、防结冰、温致变色玻璃、3D打印、控温器、透明显示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
看似一片薄薄的金箔纸,李科介绍,这就是石墨烯柔性锂离子电池,它可以弯曲、折叠、缠绕,丝毫不影响使用。石墨烯柔性锂离子电池突破了传统硬质电池在智能穿戴领域应用的局限性,未来,我们可以把它嵌入手表或是衣服,与传统比,提高了电池的快充、循环和柔性性能。
黑科技——智能飞行汽车
这个飞行汽车的载重量是多少?能乘坐多少人?什么时候能实现?观众好奇北京理工大学展位上的一款浮分体式城市智能飞行汽车,这由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飞行汽车的概念模型。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杨海洋向中国科普网记者说,飞行汽车作为未来交通出行方案,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积极研发。我们的飞行汽车基于三模块、共享的理念,主要用于无人物流运输,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飞行汽车分为飞行模块、载物模块、底盘模块。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载物模块可以与飞行模块或底盘模块结合,进行飞行或地面行驶。
今年是中国科协第16次开展的全国科普日。由科协搭台有1.5万个单位开展科普活动2.4万项,活动单位和数量较去年增加30%,辐射公众3.2亿人次,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