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单体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仅次于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环氧乙烷(EO)的第四大乙烯衍生产品。其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树脂(PS)、发泡聚苯乙烯(E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树脂等,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制药、染料、农药、涂料以及选矿等行业,是石油化工的主要基础产品和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对聚苯乙烯树脂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从而急剧增加了对苯乙烯的需求量。
尽管我国苯乙烯的生产能力和产量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苯乙烯下游产品迅猛发展,致使国内苯乙烯产品依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缺口未能得到有效缓解。
据统计,近10年,我国苯乙烯单体的进口量每年维持在350万吨的规模。
与此同时,年产30万吨及以上规模的苯乙烯装置全部采用国外苯乙烯工艺技术建设,国外技术处于垄断地位。而且利用国内技术建设的苯乙烯装置,特别是早期建设苯乙烯装置,也存在严重能耗物耗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开发技术先进的大规划化苯乙烯技术迫在眉睫。”7月10日,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李殿卿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主办的“30万吨/年苯乙烯成套技术的工业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上如是说。
为研发出先进的大型化苯乙烯成套技术,作为一家专业性科技型公司,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此为长期目标,在国内苯乙烯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十年不断的技术攻关,成功开发了乙苯及30万吨/年苯乙烯成套技术的工业应用。
会上,来自科技部、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们一致认为,由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30万吨/年苯乙烯成套新技术,其主要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中国化工学会新材料委员会教授孙家跃介绍,该技术创新特点是开发了低能耗液相烷基化合成乙苯和高真空、低水比乙苯绝热脱氢反应工艺,设计了独特的乙苯脱氢高温系统处理方案,并研发了脱氢反应器、乙苯过热器和中间换热器等关键设备,从而提高了苯乙烯产能10%,延长了设备运行周期,装置运行稳定。
据了解,与国标GB32053-2015的先进指标相比,该技术使能耗降低21%;经常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苯乙烯纯度达到99.9%,优于国标GB/T3915-2011优级品99.8%的指标。经新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用户使用,反映良好。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教授级高工富志称,30万吨/年苯乙烯成套技术的工业应用前景广阔,应加大成套技术推广力度,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东南亚地区苯乙烯资源紧缺,在国外推广苯乙烯成套技术也有广阔前景。